大家一定覺得狂人日誌走偏了,
怎麼玩了陣子Wagon跟Crossover之後,
Vnz居然開始玩Van了呢?
首先我必須要為V-Class澄清一下,
儘管很多人說代號W638的V-Class算是Mercedes史上數一數二失敗的作品,
但這款所謂"失敗的作品"卻在日本還有歐洲仍有著一定的歡迎程度,
尤其是一海之隔的日本,
或許是方正的外型與三芒星光環的加持,
在日本RV風氣正是方興未艾的90年代末期V-Class可說是所有日本廂型車玩家們的指標,
雖然跟Toyota Granvia/Hiace或者Nissan Elgrand車系相比可能還算少數,
但歐裔的獨特風格倒也頗受歡迎,
尤其改裝與二手零件之豐富(對!這很重要,對有心玩冷門車的朋友,除了貴鬆鬆的正廠貨往往缺乏副廠件的support,如果連二手零件都難尋那恐怕真的要口袋深似海才負擔的起…),
絕對可以令有心要入主這台Boxy的Mercedes放下至少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心。
Anyways,
為什麼要買V-Class?
多少跟Vnz的童年有關。
小時候最愉快的回憶,
就是跟父母家人,至親好友駕著七人座享受縱橫北美大陸的公路旅行;
儘管住的是一晚說不上貴的Motel,
儘管吃的多半是廉價餐廳甚至是大賣場買來的冷盤跟Sandwich,
但Minivan的空間裡,
每一個人總能找到屬於自己最舒服的角落,
享受路程,享受景緻,享受那些旅途中有說有笑的點滴與片段。
大學時期我念的是鄉下學校,
每到周末就會固定跟幾個同窗去租車公司報到,
幾個homies興奮的駕著Minivan到處旅行;
記憶裡好幾次我們清早出發,
先去加油站filled up又買了一大堆零食,順便帶個熱狗或者Burrito,
再把ipod連上音響,
劃破拂曉時分的寂寞公路,
準備前往下一個未知的destination。
當然台灣不是大陸型國家,
那種動輒當日超過1000公里的路程實在難以想像,
但公路旅行的樂趣卻深深了影響Vnz日後對車子的定義:
不只是一個代步工具,車,更是一個空間的延續,一個家的延伸。
細數童年或者學生時期,
最難忘的回憶往往都是在駕著Minivan的過程裡,
所以當我開始寫Urban Outdoor系列,
當我購車的習慣逐漸更趨向純粹空間利用與設計間能取得平衡,
V-Class自然就成為我的口袋名單;
他不漂亮,
卻有著我認為90年代一台Full Size Van裡面最精緻也是最雋永的設計;
他不流線,
寬大而平鋪直敘的線條卻給了他無懈可擊的空間,然而車長也僅僅是Nissan Bluebird這類中小型房車的水準;
他不細膩,
卻貼心的在幾乎在每一個乘客席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杯架,置物袋固定座跟12V電源;
他沒有漂亮的油耗數據或者優異的性能,
0-100公里18.9秒的官方加速成績甚至有點可笑,
當你用盡力氣快要把油門踩穿過擋火牆,
只為了在車陣裡拔得頭籌(當然,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後面的直列四缸M111更會發出彷彿世界快要末日的轟隆巨響,
好像在哀求你放過他;
但當你放慢腳步,
卻又會為絲滑的ZF變速箱還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寧靜而感動,
This is still no doubt a Mercedes,
一台Well Built也不會令人失望的90年代賓士,
就算在開發的時候V-Class確實向VW T4借鏡不少,
甚至V280上用的還是福斯驕傲的不得了的小夾角VR6,
但終究他還是台賓士,
駕起來像賓士,坐起來像賓士,貼心的像賓士,舒適的像賓士。
我不會很鄉愿的推薦你非V-Class不可,
在台灣玩這樣冷門的車真的要很有心理準備,
至少不是預算型買家可以理解的那種心理準備;
一來你不僅要擁有不只一台車,
以應付隨時會無車可用的狀態,
再來就是當大小零件幾乎都要待料,
煎熬與等待真的需要一顆能Understanding的心,
越是追求完整度痛苦的感覺就越是加劇(當然,荷包也是痛到心坎裡);
至今僅兩個月的持有時光,
Vnz已經在這台僅有著36000km里程的一手V230上面花了不少銀兩準備,
內裝與什麼有的沒的水切膠條部分德訂的正廠新品與底盤回春的種種是毫不考慮就拜下去,
有些奇奇怪怪的零件或者在日拍上不經意發現的玩意兒更是絕不手軟直接下標買回家,
還不包括正在海上等待回台的輪圈,短彈簧,跟一些有的沒有的德訂件,與正在進行中的烤漆;
當然跟很多車友動輒7位數的Rebuild相比Vnz的V-Class真的只是小兒科,
但鐵了心就是要將這台車恢復到最佳狀態的心情,
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礙於仍在烤漆中,
能分享的部分實在有限,
除了將前置作業先做妥當,包括廢除了惱人的氣壓避震與各式各樣的保養與耗材更換,與內裝缺件的補齊外,
重頭戲還是在將原本已經殘破不堪的原漆給重新回復至出廠狀態;
無論如何,
2014請繼續跟著狂人日誌一起旅行,
一起坐著V-Class,
一起Urban Outdoor!